阅读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57(1 / 3)

加入书签

他的走过场不是走给李渊看,而是给天下人看。他来拜见李渊,李渊难受,他开心,为什么不每日跑这一趟?李渊叹了口气,转身回头道:“宫变刚过,好像一切事都没发生似的。无论你们还是朝臣,都好像完全不在意这件事。哪怕你要用大郎的事牵连别人,他们也只提私|通突厥,半点未提大郎。”李玄霸道:“父亲,你是说李建成带着一千突厥人伏击二哥,居然死得悄无声息,连句遗言都没有,朝臣也不在意他,你觉得很奇怪?”李渊听李玄霸直呼李建成的姓名,神色一黯。李玄霸笑道:“我还以为父亲早已经习惯。李建成比我和二哥年长近十岁,我和二哥还在为识字断句苦恼的时候,他已经得了荫官,能出入宫廷了。结果呢?同为唐国公府公子,他还占着嫡长,当了近十年的唐国公独子,居然一直籍籍无名,碌碌无为。所以他现在的死,不是很符合他的人设?”“来得声势浩大,死得悄无声息。宫变全程和梦游似的,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死后也无人在意他,只关心城里居然有勋贵私下勾连突厥。谁都知道,这件事他做不了主,完全是棋子。”李玄霸深吸一口气,笑得更大声了些:“不过他这样,倒是很像父亲。父亲,你大概听到传闻,我会谶纬,能看到没有我的那个未来。你想知道那个未来吗?”李渊表情惊恐。他还未说话,李玄霸就自顾自道:“如果没有我,二哥要晚七年才能当皇帝。你还是老样子,拿着李建成和二哥搞平衡,自以为权术高超,实则被后世人鄙夷。”“你当了九年皇帝,在历代皇帝中都算在位时间中规中矩,但后世祭拜帝庙的时候,把你的牌位从开国皇帝中移了出来。”“唐朝人自己也完全忽视了你。每当说起‘我朝先祖披荆斩棘创立伟业’,提的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你这个唐高祖,好像不是正常谥号,而是追封的似的。”“所以父亲,你别装了,越装越被人耻笑。你自己也是熟读史书的人,史官眼睛亮着,你以为你躲在李建成身后,就真的能清清白白吗?”李玄霸没有看李渊的神情,转身离开,免得李渊气急败坏追打他。他是儿子,父亲追打他,他不能还手。早就想给李渊剧透了,今日终于如愿以偿。剧透完就跑,刺激! 暂且先高兴一下李玄霸创完李渊后, 就找借口去城郊住了几晚。他现在是大唐的晋王,大隋皇家的房地产都变成了自家的。他正在装修新宅子。虽然李世民已经在宫里划好了李玄霸和李智云居住的宫殿,但晋王和楚王在宫外肯定也有自己的王府。现在百废待兴, 李世民稍稍想奢侈一点都会被劝谏, 但亲王奢侈一点反而会让群臣放心。所以李玄霸花自己的钱修个精致的园林宅院, 给自家二哥和二嫂夫妻二人住。李玄霸还顺带接过了分配给李智云的宅邸的装修。以后以后李世民看腻了皇宫想度假,两个弟弟的王府和别院都是他的别宫,不仅满足了李世民想住新房子的愿望, 还可以减少劳民伤财。皇帝别宫要建就必须建得符合规制,而且要征用民夫,花费少不了。皇帝自己掏钱请人建个小一点的园林是不行的, 不符合规章礼制。而且在朝臣眼中,皇帝的内库私房钱也是国家的钱, 不能擅自动用。总之, 封建时代规矩特别多。当然,如果李世民不当明君,他可以随意乱来。但李玄霸知道,自家二哥有点轻微的完美强迫症,就像是他上战场为了最大胜率非要自己带兵一样, 他当了皇帝也会尽量当一个明君。这和他得位过程没关系,他就是这样的人。李玄霸在城郊的大宅子就在渭水河畔。听老师们说, 隋朝刚建立的时候,这一片地方都是森林。李玄霸曾经看过的魏晋南北朝时,也有对关中秦川自然森林美景的记载。南朝郭仲所撰写的《秦州记》记载, “登陇东望秦川四、五百里, 极目泯然。行人、墟宇、桑梓与云霞一色”, 天然植被极其丰富。但在李玄霸懂事后再游关中, 供给大兴城的关中平原已经不见森林,河流旁全是农田。现在北方的战乱持续时间长,田地的荒废还不严重,仍旧只有高山峻岭上才有森林。李玄霸和工匠商量着园林如何修,不知不觉就谈到了现在关中平原的水患情况。工匠叹息,现在渭河的水越来越浑浊,水流量越来越少。但夏季暴雨的时候,渭河水量突然增大,把河边农田房屋冲得七零八落。就算没有战乱,日子也很难过。李玄霸与工匠闲聊的时候,房乔和杜如晦正有事结伴来找他。他们在李玄霸身后听李玄霸与工匠闲聊完,才拍了一下李玄霸的肩膀,把李玄霸吓了一跳。李玄霸无奈道:“你们进门不用通报的特权,就用在了吓唬我上吗?”杜如晦笑道:“现在你还是李三,不多吓唬一下,等你真的成为了晋王,我们就要对你毕恭毕敬了。”李玄霸没好气道:“你们这话对二哥说算是有点道理,二哥登基后,你们为什么要对我毕恭毕敬?我还能因为二哥当皇帝比现在更嚣张吗?”房乔比李玄霸更没好气道:“你也知道你很嚣张?你对陛下说了什么?陛下在宫里大骂你不孝。我和克明好不容易才把消息禁锢在宫中。”李玄霸对房乔和杜如晦招招手,两人没有带护卫,佩剑与李玄霸一起沿着宅院中挖出的活水小河漫步。“我对他说了我预见中没有我的那个未来。”李玄霸道。杜如晦挑眉:“怎么?难道没有你,李二逼宫时还能杀了他不成?”房乔则皱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