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花灯(1 / 2)

加入书签

玉栀推开西厢阁的院门时,正看见林香坐在廊下做莲花灯。林香手指灵巧地翻动着彩纸,一片片花瓣在她手中渐次绽放。

玉栀在她身边坐下,伸手轻轻抚过那盏未完成的莲花灯,赞叹道,林香姐姐的手真巧。

林香抬起头,露出笑容,小姐来了。这不是快到乞巧节了么,夫人让我多做几盏莲花灯,说是到时候让姑娘们去江边放灯祈福。

彩纸细腻的触感让她想起去年的乞巧节,江面上星星点点的灯火。

淅川的习俗,逢乞巧节,未婚男女皆出门,男子手捧鲜花,遇到心仪女子,便赠之。

去年乞巧,玉栀怀中缤纷花束,衣袖亦染淡淡花香,赠花者众多,具体是谁送的已难追忆。路旁女子投以羡慕之意,而她心中唯感倦怠,花虽美,终非她心之所向。

听说今年的集会比往年还要热闹呢。林香一边说着,一边将最后一瓣莲花粘好,小姐可要去?

玉栀心底矛盾,虽然尚未婚配,可实际上已经是侯府的通房,那乞巧节是女儿节,又是未婚男女的节日,少男少女的集会她一个妇人乞能涉足?

正要答话,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宋依依提着裙摆从房里跑出来,双髻马尾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玉栀姐姐!你可算来了!

慢些跑,小心摔着。玉栀连忙起身扶住她。

宋依依喘着气,脸颊因为奔跑而泛起红晕,姐姐,乞巧节我们去江边放莲花灯好不好?听说今年还有花灯游船,可热闹了!

“这”

“去嘛去嘛,从前娘都不让我去,说我年纪小。”宋依依眨着眼睛,继续祈求,“恳请姐姐垂怜,娘说这是少年人的集会,她不便同行,唯望姐姐带我去了。”

玉栀低下头,纤指不自觉地抚弄衣袖上精致的绣纹。公子素来严苛,平日即便前往西厢,亦须向绿屏禀报,何况夜赴江畔参加乞巧集会,更是难上加难。

她看着小妹妹殷殷期盼的眼神,不忍直言婉拒,正自踌躇间,姨母自房中款步而出。

“侄儿来了,姨母正要找你。”柳氏笑容温柔,玉栀随即欠身唤了声“姨母”。

“娘!”宋依依疾步上前,挽住柳氏的手臂说,“我们在说乞巧节去江边放莲花灯的事。”

柳氏轻抚女儿之手,目光转向玉栀,温言道,“侄儿,你带依依去吧。她今年十岁了,尚未见识过乞巧节庆。”

宋依依立刻抱住玉栀的胳膊,轻摇恳求,“姐姐,带我去嘛!听说乞巧节可好玩了,花灯璀璨,歌舞升平,还有好多美味佳肴!”

玉栀被她晃得头晕,却对她无可奈何,于是点她额头道,“你呀,长不大,就知玩。”

玉栀姐姐~宋依依拉长尾音撒娇,“你就带我去嘛!我保证听话,不乱跑,不惹事!”

柳氏亦劝道,“是啊,侄儿。依依自幼鲜少出门,此次正好让她见见世面。你就带她去吧,顺便带春桃一起去,叁人同行,彼此亦有照应。”

玉栀看着宋依依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去年乞巧节那番热闹盛况,心中不禁泛起涟漪。她轻咬朱唇,终颔首应允,好,我带你去。

宋依依闻言,雀跃而起,柳氏则轻抚玉栀的发髻,温言道,“好孩子,你也该出去走走了。整日闷在府里,人都要发霉了。”

“嗯。”可她心中犯愁愁的是,又要如何向公子提及这事。

回府的路上,天边下了小雨。

细雨如丝,自九天垂落,轻拂尘嚣,檐下珠帘般的水滴串联成线,敲击青石,发出清脆乐音。

玉栀站在廊下,望着檐角垂下的雨帘出神。细雨绵绵,将整个公子府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玉娘?身后传来一声轻唤。

她回过头,看见绿屏正撑着油纸伞站在廊柱旁。绿屏今日穿了件翠色褙子,一双凤眼里透着几分精明。

绿屏姐姐。玉栀问道,公子可曾回府?

绿屏依旧那副面无表情,只不过听她这样问,心底生了几分戒备,公子下午就回来了,这会儿在书房呢。她顿了顿,冷声道,公子吩咐了,不见客,玉娘还是回房等着吧。

玉栀轻抿朱唇,目送绿屏背影渐行渐远,雨丝斜斜飘进,打湿了她的裙角。她低头看着青石板上斑驳的水渍,心中思绪万千。绿屏终究是大夫人的人,许是因为正房态度有变,绿屏才对她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如今防己如防贼,可如若真不想让她靠近公子,为何不将她遣回西厢?

回到房中,许久仍不见公子召见。公子自宫中归来,已有两日,却并未见她。

窗外的雨声渐渐大了,打在芭蕉叶上,发出噼啪的声响。玉栀咬了咬唇,终是起身往书房去。

远远地,她就看见薛贵守在书房门口。薛贵可今日见她来了,竟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玉娘怎来了?薛贵压低声音,爷正在温书,吩咐了不见客。

我玉栀刚要开口,就听见书房内传来一声轻响,似是笔搁在砚台上的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