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眠春山 第160节(2 / 3)

加入书签

意的。

挑完羊毛还得分出春毛和秋毛,两个收价不一样,秋毛要高出两个钱来,再是一一过称。

百来袋的羊毛看着大,其实也只有六十斤左右的羊毛。

在收了这么多次羊毛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安排流程,大羊和双草负责挑羊毛,虎妮则是清洗。

清洗完后苗阿婆会分袋上称,安排给来领活的人,再当着领活的上一遍称,记下给的羊毛称重是多少,收回的线再称,纺完的线只能比羊毛要少小半两,少太多就赔。

这个方法治了一些手脚不太干净的,被抓到也老实认赔,之后虽然再也没有人犯过,但是苗阿婆也从来没有断过。

“婶,你把旁边那炕收拾出来呗,”姜青禾走过去蹲下来说,“我请了个藏族阿妈来教点织布手艺,估摸着得要五六日,我明天去镇上一趟。”

二牛那里留的粮食不够,除了买粮以外,她还得去问问那虫草,姜青禾看不来这玩意,她问苗阿婆,“叔在家不?有点事找他问问。”

“他这会子有没有去给人瞧病俺也不晓得,你去看看,他今晚住这不?”苗阿婆拉过姜青禾,眼神往宁布那头瞅,小声地询问。

“住这的,不然没地方去,”姜青禾回她,安排好宁布后,她立即去了苗阿婆家里。

李郎中正在剁药材,见了她来抖抖身上的药材末,“瞧你脸色还挺好,总不是病了,拿了啥来给俺瞅阿?”

姜青禾把怀里那一小罐虫草递过去说:“果然啥都瞒不过你,叔你瞅瞅,这玩意真的假的,好不好?”

“这是啥,”李郎中伸手接过罐子,嘀咕了一句,打开罐子口,他嚯了声,“是这玩意阿,哪里头搞来的,瞧着炮得很不错,耐放啊。”

“这就是地里长的,药效好得很,跟那啥人参肯定比不上,不过补肺气、益肾精,补人得很。”

“那要是卖给药馆能卖多少,”姜青禾拿回虫草盖上盖子问。

李郎中摇摇头,“你这有十条,估摸着也就是二三两银子的事情,你自个儿留着吧,趁着冬给自己好好补补,炖汤补人,手里头有钱就别往外卖了。”

他以前也是吃过虫草的,这玩意只要用对地方,身体虚的每七天里吃上两顿,如此两个月,精力充沛许多。

这才是李郎中劝姜青禾不要卖,把好东西留在自己手里的原因。

姜青禾当然要留着,这些日子来,经常奔波,她其实感觉自己的精力也不太好,有时真的体力不支,得补补。

不过她得去镇上的药馆问问,到底能给多少钱。

去镇上是徐祯陪她一起去的,现在羊皮筏子已经不能在水面上滑行了,那冷风吹得人骨子里都是发寒的,没人受得了。

当然坐车去镇上更不好受,颠的人屁股都是麻的,到镇上时姜青禾走路都有点一瘸一拐。

她找了家最大的药馆进去问,伙计告诉她,“三百钱一根,你这品相还成,只才一根太少了些,要是多点,价钱肯定能再谈谈。”

这个价钱跟姜青禾估摸着差不多,她当然没卖,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三两银子买下,再去谈粮食的价格。

其实现在买粮是很亏的,冬天粮价高,镇上没地的人要买粮食过冬,粮商就趁着冬天赚一波,价钱没有可还的余地。

她从粮店到了胖姐那,胖姐今年底粮食生意做得红火,嘴上叼着铜制烟瓶,咕噜噜吸着水烟,吐出口白烟。

“妹子,不是俺说,你咋不早点来,粮价正贵的时候你买大批粮,涨两个钱都够你亏的,”胖姐数落她,呼出口气,手夹着烟瓶在桌上敲了敲。

她说:“青稞面要那么老些,一时半会儿凑不出来,你还要干草,哎呦这玩意价格别看才二十来钱一捆,那都是苜蓿、羊草、鸭茅这些打了晒在一起的,抢手得很。

俺还得去跟卖草的打交情,说好话人家才肯卖。他又不愁卖,光是这地多的是要吃草料的牛羊 ,夏要上油膘,秋要上秋膘,冬春则要保膘,啧啧,那玩意真的能挣。”

“姐,你给句实话吧,啥时候能给我凑来,这批粮我真有急用,你通融点,”姜青禾听完,推过两块砖茶,又叠了一小包烟丝,笑容诚恳。

胖姐眼皮垂了垂,将铜制烟锅又叼起来,笑了声,“妹啊,你也是个实诚人,姐就爱跟你这样的人打交道。也给你句实话,青稞和青稞面三天能给你凑足,干草最多能给你凑个一百捆。”

“成啊姐,尽量快些。”

从里头出来,姜青禾笑得脸都僵了,好话不知道说了多少,尤其眼下卖粮硬气得很,不是她求着你买,而是你求着她卖,半点价都讲不了。

姜青禾把头磕在徐祯背上,她闷闷地说:“明年,等明年我一早就备好,再也不往粮商的套子里钻了。”

她亏了啊,亏了足足小半两,还没法说去,谁晓得粮价涨幅比天气变得还要快。前几天看青稞面六十一石,现在就已经六十二了,胖姐说这都是少的,今年白米的价说出来都吓死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