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忆篇四:变化(1 / 2)

加入书签

开店初期其实并不算顺利。顾岚一人同时担着进货、打理店铺,以及照顾孩子的责任,尽管伊戈尔和波琳娜都懂事地知道帮忙,可两个四五岁孩子能出的力终究有限,顾岚整个人仍是累瘦了一大圈。

那段艰难的时光,得亏有家人接济和邻居张丽的扶助,他们一家才磕磕绊绊地熬了过来。

靠着这家面积不足五十平的特百惠,伊戈尔和波琳娜悠闲快乐地度过了三年光阴。

这三年间,两人先后升入小学,又不约而同地遇到了一个问题——

名字太长了。

老师在班上组织听写小考,词语都读了两个了,他们还没写完名字;

一张试卷发下来,横向排版的“班级”和“姓名”两条横杠加一起,都还不够他们写全名的。

波琳娜第一次为这事哭诉过之后,顾岚沉吟半晌,带上证件,材料,还有兄妹俩,去了派出所改名。

顾岚很早就考虑过这件事,只不过从前顾及着谢尔盖家的想法,一直没付诸行动。

现今离婚了,她总算也能自由地做些决断。

因为是离异家庭,孩子的抚养权都在母亲顾岚这边,生父又没尽到抚养义务,且申请改名的原因还合理得当,派出所允许顾岚独自给孩子更改姓名。

囿于传统观念,顾岚没想过让两个孩子改姓,但“索科洛夫”和“索科洛娃”显然也无法作为汉族姓氏配对名字。顾岚犹豫片刻,叹了口气,最终选了谢尔盖名字的第一个字,“谢”,当作孩子的姓。

至于名,顾岚早就想好了。

她先定下的是妹妹波琳娜的名——姝妤。

温婉娴淑,柔雅娉婷。

她希望波琳娜……不,现在该叫,谢姝妤,将来成长为一个秀美而又文采斐然的矜贵淑女。

即使她诞生在一个潦倒困苦的家庭。

而伊戈尔的名,顾岚最先定下的是一个单字:“翎”。

寓意自由,和无拘无束的飞翔。

伊戈尔天生聪慧,顾岚希望她的儿子未来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恣意飞向遥远的彼方。

然而定下后,顾岚却又觉得不满意——兄妹俩的名字必须得对等长短啊。

于是冥思苦想半天,顾岚在“翎”后面加上了一个第三字:“之”。

谢翎之。

虽然意义不明,但……听起来还是蛮帅的嘛!顾岚自我安慰地想,人家王羲之顾恺之都是这么取名的,名人都这么起,肯定有他的道理。

自那天之后,伊戈尔和波琳娜便有了新的名字。

“谢姝妤。”

“谢翎之。”

两个孩子看着对方,满是新奇地互相叫道。

开店第三年,顾岚的特百惠多了个常客。

是个alpha,姓张。

“——张叔叔今天又来了诶。”

七岁的谢姝妤躲在卧室门框后,一边偷看店门口两人交谈的场景,一边悄声对身后正在写作业的谢翎之说。

他们两个白天不会在店里到处乱跑,以免影响妈妈做生意。

谢翎之头也不回,淡淡道:“他买了多少?”

“还没买,他还在和妈妈聊天。”

“哦。”

谢翎之不感兴趣地应了声。

谢姝妤倏然转过头,瞪着他冷漠的背影,幽怨地鼓鼓脸,又低落转回去。

那个时候,他们正在闹别扭。

步入小学三年级的谢翎之,小男生自尊心像吹气球一样飞速膨胀了起来,也薄得如同气球,一扎就破。他开始避讳在外面跟自己的妹妹距离过近,或表现得太过亲密,因为那样不够“酷”,会被其他男生耻笑。

可谢姝妤并不理解他突然间的疏远。

她只知道哥哥不愿意和她牵手了,也不愿意和她说话,不愿意上下学和她一起走,不愿意随时随地给她一个亲亲。

谢姝妤不明白为什么,她感到很难过,很伤心。但即便她为了得到一个亲亲而大声哭泣,谢翎之也依旧犟着不肯低头亲她,就连顾岚劝他都不管用。

从那之后,他们就开启了冷战。

走在路上的时候不再肩膀贴着肩膀,而是隔着一道生疏的鸿沟;吃饭也不再聊天分享今天经历的趣事;睡觉更是各睡各的,谢翎之自个儿睡在库房的床,谢姝妤跟妈妈睡在卧室,谁也不搭理谁。

直到张叔叔出现,冰封的战局才终于出现一丝裂痕。

张叔叔自从来他们家店铺买过一次锅铲后,就经常回来光顾,每周大约都能来个一两次。他年纪三十出头,脸廓方正,面相和善,粗粗的眉毛下有一对细长的眼睛,总是笑眯眯地挤成两条线,眼角延伸出浅浅的纹路。

他的肤色偏白皙,是常年坐办公室的那种白,穿衣打扮也很有气度,偶尔还西装革履的。

顾岚跟他们兄妹俩说,张叔叔在滨江市政府工作,是公务员,今年刚提拔为科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