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根据地的由来(2 / 4)

加入书签

战斗力。

&esp;&esp;“我想,日本人那不能吃亏的德行,在咱们手里吃了那么大的亏,应该很快就会派大军围剿。“

&esp;&esp;四营长提议说:“咱们眼下,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军事上,如何应对日军的围剿。”

&esp;&esp;六营的教导员问:“那么,消灭日伪武装,发动群众的事情呢?”

&esp;&esp;“当然是等把围剿的日军打跑了再说,不然咱们现在干了也白干。”

&esp;&esp;“日军什么时候会派大军围剿,我们无从得知。难道日军一日不动,我们就一日不开展工作吗?”

&esp;&esp;两人的争论,可以算是新二团即将面临的路线之争,其他干部各抒己见,也都加入到了争论里。

&esp;&esp;“行了!”李云龙拔高了声调,众人都停止了争论。

&esp;&esp;“工作肯定是要干的,不能因为日本人要来,我们就害怕了,不敢干了。

&esp;&esp;那他娘的成怂蛋了,让日本人听了都笑话咱。

&esp;&esp;但小日本儿也是要防范的,短则一两个星期,长则一个月,肯定是大军围剿。都记在心里面,工作的时候惦记着点。”

&esp;&esp;李云龙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拍板了。

&esp;&esp;命令各部队发展的同时,做到既要,也要。

&esp;&esp;完成了这项讨论,分配了发展的任务,还有生存的问题。

&esp;&esp;后勤处的处长说:“团长,政委,还有一个问题,咱们带来的粮食,本身也就够吃一个月。

&esp;&esp;现在多了一千多张嘴,就更不够了。那些俘虏要怎么处理,赶快拿个主意吧!”

&esp;&esp;这倒是个问题,八路军盘踞在山区发展,对于山区的情况比较了解。

&esp;&esp;一般来说山区缺少耕地,土地十分贫瘠,产的粮食就不多。

&esp;&esp;现在又是六七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本地的老百姓能不饿肚子就算是好人家了,更别说支援八路军。

&esp;&esp;从山区外买,想想都知道有多困难,日军发现他们来了,恨不得立刻封锁围剿。

&esp;&esp;绝不可能允许粮食运输进来。

&esp;&esp;“这是两个问题啊!”

&esp;&esp;赵刚见到李云龙沉默不语,便接过话题说:“以前,中央军在这里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粮食问题的?”

&esp;&esp;干部们都是初来乍到,哪里会知道。

&esp;&esp;“我知道,那会都是从黄河以南运来的粮食,但因为数量不足,再加上军官克扣,中央军一半的兵都饿得皮包骨了,虽然他们之前也好不到哪里去。”

&esp;&esp;趴在墙头上的袁朗招了招手,他跟一些中央军军官聊过,对此事还是有一点发言权。

&esp;&esp;显然,中央军的办法,在八路军这行不通。

&esp;&esp;赵刚眉头紧锁发愁了,到秋收之前的日子肯定是最难过的。

&esp;&esp;秋收后就能有秋粮,撑到明年,他们就能发扬传统,开垦荒地种菜种粮,养鸡养猪。

&esp;&esp;哪怕是最贫瘠的山区,经过辛勤的劳动,把战士们的肚子填饱还是没问题。

&esp;&esp;最愁的就是眼下,砍树叶挖草根,能顶点用,也就是让人饿不死。

&esp;&esp;可总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吧?

&esp;&esp;李云龙倒不客气,“哎,有困难找袁朗,粮食的问题能解决吗?”

&esp;&esp;差什么,都去找袁顾问,保管能解决。和跟着团长就能打胜仗,在战士们心中都是一样的分量。

&esp;&esp;袁朗用切实的行动说明,他才是新二团真正的后勤处长,缺什么都能解决。

&esp;&esp;那么多人看着,袁朗也不好卖关子,讲条件了。

&esp;&esp;他轻笑一声:“早有准备,足够咱们全团吃上一个月的罐头。我就怕到时候你们吃的腻歪,见到都嫌弃。”

&esp;&esp;二营长嘴都裂开花了:“不会的,那么好的东西,怎么会吃腻?我天天吃也吃不腻的。你就尽管来吧!”

&esp;&esp;“这可是你说的啊!”袁朗指了一下二营长:“等罐头运回来了,我让你吃上一个月,天天吃顿顿吃。”

&esp;&esp;“行,那可太好了。”二营长答应的很爽快,像是生怕袁朗反悔。

&esp;&esp;天天吃罐头的日子,那可是别人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