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7节(2 / 3)

加入书签

她才大起胆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来,但是能够得到首肯,还是让她觉得惊喜。

“大人!”

祝缨点了点头,道:“没有谁是应该卑贱的。去吧,把手上的活干好,与项渔办个交割。”

“是!”

……——

祝青君变得愈发忙碌了起来,她与项渔两个将负责的村子跑了个遍,又接了部分老兵的家眷——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妻儿的。又督造住所,起了个头之后,将事务都移交给了项渔。

便在此时,郑侯那里移文过来给祝缨,胡兵有异动,他又调了人马往边境上前移了三十里,要将粮草续上。

祝缨便派祝青君押送粮草,往北境而去。

祝青君带着几十名女子押队,路上不免被人指指点点,她也不在意。除了这些姐妹,押运队伍里的人手都是她挑选过的,皆是她安置的老兵,都是认识的人。

祝青君启程之后,朝廷又派了人过来给祝缨宣旨。

这一回来的是余清泉,一路风尘仆仆,见面之后便对祝缨道:“恭喜。”

祝缨道:“夸我呢?”

余清泉笑道:“当然。有旨!”

行辕忙准备了起来,余清泉一脸正经地宣了旨——政事堂加祝缨为营田使。

祝缨接了旨意,与余清泉坐上叙话,祝缨又恭喜了余清泉。他如今不做御史了,资历熬够,被安排到了吏部。

余清泉道:“原本陛下、政事堂都担心北地乱相蔓延,不想您将事情办得如此漂亮。王相公说,办这些事情,还得是您!临行前见了窦尚书一面,他还夸您呢,说,原本很烦与那群丘八磨牙。有您在,方便多了。”

“他不骂我就不错了,他可没少为难我。”

余清泉笑道:“您也为难他的呀,扯平了。”

祝缨道:“那请告诉他,就算开荒了,一时半会儿也是不能见效的,怎么也得过个五年十年的。现在天时不太好,得让百姓缓过来,事情才能长久。”

余清泉道:“好。”

祝缨叹了口气:“本来是顺手干的事儿,做亦可、不做亦可。如今再加一职,竟成非办不可了。”

余清泉有点羡慕地说:“我看您乐在其中。”

“迫不得已。要我安抚,怎么安抚?郑侯那里又裁汰下这许多的军士。没吃没喝的不行。窦尚书抠门得要命,让他一直拨钱粮来养流民,他非吃了我不可!没办法,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那也得能想出办法来呀。”余清泉说。

“别净夸我了,京中可还好?”

余清泉道:“还好。郑侯北上,郑相公也消停不少。眼下还算太平,京城也还宁静。北地控住了,恐怕不蔓延,就一切都好。”

祝缨点了点头,道:“既要做事,便要任人。我将屯田诸事理一理,劳你稍等两日,为我将奏本捎回。”

“好。”

荆氏

整个行辕都很高兴。

祝缨管的事越多、权柄越重,跟随她的大家就越好。上上下下都在准备着庆祝,厨下加菜,人人都整理仪容。心思活络的已经在准备礼物了。

祝缨写了半天的奏本出来,他们已经将席面准备好了。

今年的主宾当然是余清泉,他比祝缨差着好几级,但又是“天使”,因而与王刺史一左一右坐在了祝缨的两边。王刺史举杯为贺,祝缨也微笑点头。

王刺史见她从不大喜大悲,心下感慨:这养气功夫,多少人一辈子都不能够有呢。

再将目光往下面一扫,只见南人北人、男人女人交错落座,竟有了一丝诡异的和谐。

此番大战之后,朝中怕不是要再多一位新贵了。

王刺史又看看陈放,再看看顾同,再过个几年,这些人便能成为中坚,祝缨的势力也就差不多成了。虽然还嫌仓促,但是只要祝缨不早亡,恩同父子如臂使指。

正感慨间,余清泉又向祝缨道贺。

祝缨道:“是我多事,不想陛下竟又委以重任,实在惭愧。”

余清泉道:“朝中正缺像您这样的人呢。”

众人又是一番恭维,余清泉也看到了苏喆、祝青君、项安等人。这其中祝青君、项安都是没有官职的,余清泉也没有提出异议。

待到宴散,祝缨去到余清泉的客房。余清泉已经换了一身便服,见到她来忙让了座。祝缨坐下之后拿出奏本,来交给余清泉。

余清泉扫了一眼封面上还很新的墨迹,道:“这么快就拟好了稿子,您果然是精明强干!”将奏本郑重地收好。

祝缨道:“尽我所能罢了。”

余清泉又道了一声辛苦,继而说道:“您席间还有女子,观其情状也是领职事的么?还如梧州一般?”

祝缨道:“是啊,让她们领一领妇人搭把手。”

余清泉神色凝重地问:“北地征发,已经要动用妇女了吗?这场仗竟消耗至此了么……”

祝缨摆了摆手:“还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