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四章天地不仁(2 / 5)

加入书签

先彭湖列岛的位置,出现了一条宽达数十里的大陆桥,原先的台湾海峡不复存在,台湾岛和祖国大陆在地理上连到了一起成了台湾半岛。除此之外,中国的沿海的其它地区,只出现了海啸和小规模地震,因为组织得好,包括台湾省在内,只有二十多万人在这场灾变中死亡。而李远方等知情人,则为张太一的计算之准感到吃惊:中国果然没受到太大的影响!从四月五号开始,当以日本四岛为中心的灾变尘埃落定、西太平地区的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已经逐渐平息之时,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发现,世界各地的日本难民拖家带口跑到中国的大西北的同时,还携带着大量的财产,到中国去的日本难民中,有许多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总算回过味来了。他们这才意识到,在收留大量日本难民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日本人剩下的大量财富和人才,虽然大量日本难民的涌入在短时期内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无疑是大大赚了一笔。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除了在这次灾害中遭受重大损失的俄、朝、韩、菲等国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风向突然一变,对还在他们境内没来得及离开的日本难民大力安抚,并派军队去保护日本难民的安全。日本难民在世界上的处境,突然从地狱上了天堂。在世界上别的国家用政府法令的形式宣布对日本难民的优待政策之后不久,美国等西方大国更进了一步,承诺将像中国政府一样,为日本难民划出一块集中居住地,欢迎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日本难民都到那里去集中居住建设新的家园,理由当然是所谓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仍然宣布,在没有确定灾害已经完全平息之前,来自西太平洋地区的飞机只许进不许出。这个时候,李远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伊豆爆炸后不久,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对西太平洋地区实施了禁运,搞了半天他们也打起了日本人那些海外资产和人才的主意。连行星数据都能对伊豆爆炸后的结果作出正确的预测,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专家并不是吃素的,怎么会料不到可能出现的后果呢?对西太平洋地区实施禁飞的目的,恐怕是不希望那些来自西太平洋地区的资金和人才因祖国的需要迅速外逃吧,所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干脆找个借口实施全面禁运。因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是不可以突然失去以日本人为主的海外投资的。只不过因为他们手里没有像张太一这样具有教宗身份的特殊人物,而且离得较远,心里又有鬼瞻前顾后,在时机没到之前不好采取太着痕迹的措施,做得没中国政府这样利索而已。不知是张太一暗中运作多时的结果还是纯属巧合,加拿大政府为日本难民准备的居留地位于魁北克省这个集中了大量日本海外资产的地方,自然条件和中国的三北地区有着天壤之别。中国民众在这次灾害中死了二十多万,虽然政府对民众的情绪极力安抚,但中国境内的仇日情绪仍然很重,只不过因为日本人都被安排在三北地区的荒芜之地,暂时没条件和中国民众产生冲突而已。而加拿大,因为地广人稀等各方面的特殊原因,在这半个月全世界反日的大气候下,基本上没有出现当地居民与日本难民冲突的事件。于是在张太一的极力鼓动下,从四月七号加拿大政府发表公告开始,许多比较激进冲动的日本人纷纷从世界各地向加拿大涌去准备开辟新的家园,到四月十五号之前的短短一周时间内,有一百多万人到达魁北克省。出于某种考虑,中国政府并不希望大量日本难民离开,但在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走留自由的姿态来。但以加拿大政府的禁飞令仍未解除为由,不允许日本难民坐飞机去加拿大以免飞机有去无回,要求位于中国境内的日本难民只能坐船出发。另以得等到地质活动完全停止下来合航海之后才能出发、在灾害之后想找到大量的船只并不容易这些理由来拖延时间,所以直到四月十五号那天,第一批日本难民才从中国沿海出发。心急如焚的杨家智,也带着杰克逊和几个梅山大学保安队的人坐在其中一条最坚固巨轮上,准备转道加拿大去美国。经过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李远方也真的联系了一次美国总统,加上形势已经有所变化,日本在美难民已经不再鼓噪着往中国跑,准备安心留在美国,四月十六号,美国那边总算松了口,答应从四月二十号开始有限地解除禁飞令。但叶黄不知是至今没有想通还是自觉理亏不好意思面对李远方,仍然躲在实验室里不愿出来,李远方只能和隋丽及王兴安等人每天保持联络,让他们一接到通知就及时回国。但老天爷总是喜欢捉弄世人,也就是四月十六号那天晚上,海湾地区那家电视台公布了第二份秘密资料,资料中说,日本人在火山列岛海域试爆地球物理武器这事,美国政府是早就知道了的,日本人是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才敢这样胆大妄为。对试爆地球物理武器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后果,美国政府是心知肚明的,但却故意不向世界各国通报,摆明了是想借日本人的手让日本周边的中国等逐渐上升的亚洲国家在这次灾害中产生重大损失,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谁知最终的结果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反而把日本这个忠实盟友给赔了进去。说句实话,这份资料除了能够证明美国政府确实知情并在技术上向日本人提供了一些支持外,所作的种种推断根本立不住脚,但对于这份资料的散布者来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